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

《在台北,中台自由貿易協議引發大學生憤怒》-法國世界報


Le Monde 法國世界報原文在此
感謝某位蒙面友人熱心翻譯

這是發自內心的怒吼。週二晚上,數百名大學生侵入台北的國會,抗議立法院強行通過一項與中國的條約,該約在2010年簽署的 ECFA 自由貿易協議架構下,讓北京能廣加深入台灣的服務部門。320日他們仍在大樓內部就地駐紮,在一個氣氛高昂,五顏六色的營區裡,將一張張照片上傳到社群網路。某些標語呼喊著「民主遭踐踏」,其他某些標語則憤怒表示「賣台」(給中國)。


議事廳的入口遭堆疊的椅子堵住。一個由數片貼在孫逸仙(國民黨的創始者之一)畫像下的紙張構成的計時器,標示著自從佔領國會算起所歷經的時間。這個始料未及的台灣之春也吸引了兩位天安門的前參與者:吾爾開希與王丹,前來與年輕的台灣義憤年輕人照相。而以羶色腥手法與時事異議觀點聞名的壹傳媒集團的雜誌,則在週四出版了號外刊〈台灣茉莉花革命〉。


警察於週三無法逼離的學生,於今天向馬英九總統(台海兩岸和解的領頭人)重申週五中午到期的最後通牒,希望他將學生們所不想要的條約「退回中國」。

創業天堂
週四一早在 Taipei Times 接續刊登的一則聲明中提到對台灣這個「讓年輕人開咖啡廳,開個人公司,靠自己打拼就能變『老闆』的「創業天堂」的不安。因為,「擁有充裕資金,整合上中下游一條龍模式」的中國公司,多多少少威脅著要將他們生吞活食。
實質(de facto)獨立的主權國台灣,受制於其共產主義鄰國滿滿的統一渴望(台灣則希望對此有決定權),也受制於自1949年作為蔣介石敗軍落腳地的曖昧過去。
由國會批准ECFA的服務章節一事一直是從2008年起執政的國民黨當局的肉中刺:他們希望國會包裹贊同,而反對黨(主要是民進黨)則要求逐條討論,最終與北京重啟協商。

經濟低迷
這齣在政治生活中填塞了好幾個月的肥皂劇,背景是低迷的經濟。這齣戲讓馬英九的支持度大跌到10%以下:他從2012算起的續任任期,就在北京不耐(服貿條約於20136月於上海簽訂,但不能沒有台灣國會同意而生效),黨內投石黨(做對者),與國會中的少數黨:民進黨的干擾策略中四分五裂。
週一任意停止服貿條約討論,並聲稱逕付表決在火上添了油。趕赴國會門前的數個抗議團體終於在夜間強行進入國會,接著安營扎寨。民進黨隨即趕上這班剛啟動的列車,威脅若是以武力逼離學生,就要發動抗議群眾支援之。
香港浸信會大學的高敬文(Jean-Pierre Cabestan)教授反應是:這當然是「民主程序的僭用」,但她將之解釋為是「對中國人的不舒服,不信任感,年輕人對停滯的薪資的挫折感日漸高漲,以及近年來所有類型的公民運動中都可以發現的:遠離世事的菁英,與充滿著與之較量的意志的前述青年間的鴻溝。」
隨著事態增長,國會佔領運動有可能讓認同問題重新浮上檯面,而這認同問題一直是與島國狀態未明的政治前景伴生的,在此中,人們對身邊巨龍那種有點讓人覺得窒息的感情感到懷疑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